惊鸿一瞥,甚至不能看qīngchu战舰的具体形状,然而对于日本舰队来说,这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了,在黑灯瞎火的夜里,他们不知道要费多大功夫才能找到对方的真身所在!
这也是无奈的选择。战列舰这种玩意造价昂贵,使用也昂贵,除了炮弹那些铁坨子成本以外,关键是炮管、药室的寿命有限,除了前期的试航期间少少的试射之外,基本上舍不得折腾,一根炮管子都能造一艘战舰了!
今天若不是一连串的被动挨打,他们绝不会用出这种奢侈的炮火侦查手段,连续打出去一百多发大口径炮弹让南云忠一以下的军官们心疼的直抽抽!好不容易,天照大神保佑,他们的策略起作用了!
南云忠一甚至都兴奋的扑到前面,两眼放光的盯着远处已经黑下去的地方,两手死死扣着墙壁恨不能抓出个窟窿来!
两艘战列舰的主炮反应实在太迟钝了,就算发现目标,调整各种诸元重新装填炮弹和发射药,那也要一分钟才能搞定,而对方一分钟时间,又能跑出多远呢?拐弯是不够的,但前进一公里却一点问题都没有,因此,必须分秒必争皐ww.
。?br />
但副炮就好多了,无论是“大和号”的155mm,还是“骏河号”的140mm亦或者是重巡舰的203mm,最慢也有每分钟6发的射速,高的十几发,因此敌舰坐标第一时间发过去后,半分钟不到的功夫,本来就大约瞄准的舰炮抢先开火!
半分钟,在舰炮对射中简直是不止一次的间隔,但在朱斌的“瀛洲号”的智能系统处理中。却是以千倍计算的单位,一眨眼功夫,一系列的反应立即出笼!
望着天空还没有隐去的闪光,朱斌淡定的道:“我们已经被发现了,很好,立即启动舰炮战术侦查反击系统!”
十分新鲜的名词。其实内容不复杂,就是利用先进的雷达设备,把对方从准备到瞄准到发射,针对不同距离上,无论单发还是齐射,弹道轨迹,精度偏移,速度和末端动能等等一系列的数据搜集,形成一整套的资料库。然后针对性的作出战术反击动作。
比如说,现在的“大和号”在直线距离14400米上,相对角度43,以三座主炮塔两座主炮塔瞄准发射,一发试射出膛后的初始速度,弹道弧度,末端速度,判断出其命中可能性。决定是否主动应对。
如此简单的反炮击雷达设备在陆军是不容易使用的,因为刚开始研究出来的家伙个头太大。而前期的战舰上也没有来的及装备,远洋舰队的系列新式战舰才开始真正全部配备使用。
当然具体到“瀛洲号”这等武力强大的家伙上,就不只是那么简单的功能了,全面的雷达系统和无人隐身侦查机的存在,可以qīngchu的搜集到日舰的各种战术动作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直接判定出其发射炮弹的命中机会,如果散布过大不会击中或者近失,就不用去管,如果判断有危险,那就采取主动拦截!
直接拦截大口径炮弹!
这等超越时代的技术恐怕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哪怕是二三十公里的间距,一吨重的炮弹末端速度也有11.5马赫,凭着人的肉眼根本没法瞄准,更不要说去阻截。
就算能看到,你又能如何?一吨重的钢铁坨子,普通近防炮弹打上去跟挠痒痒差不多,在连飞机都不一定能打中的年代,这种事儿简直是跟神仙传说一样的不可思议。
朱斌却认为这理所当然应该发生的事情。星际时代的战斗,没有低速武器,电磁炮都是超过第三宇宙速度为起点的,阻力几乎没有的太空中,能搞亚光速动能攻击都算战列舰级别的合格装备,慢吞吞的音速级别那是导弹才干的事情!
装甲薄弱外壳太薄的巡洋舰以下各种舰艇,只能靠对方打不到的距离上保证攻击命中率和杀伤性能才能有存活可能,扛不住这年头的战列舰炮弹,在朱斌看来是无法接受的。
只不过,他没办法给驱逐舰都装上小型化的核动力引擎,强化定向电磁力盾也就无从谈起。“瀛洲级”的体格却是勉强合适的,所以明明两座50wm反应堆就能够用的情况下,他依然坚定不移的弄了三座上去,目的就是保证电力供应虽然其实高能供电来自于先进而庞大的电池组。
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被这年头的战舰搞沉,或者飞机炸沉这种事儿,不可接受!
命令发出,雷达员信手一点,侧面大屏幕立刻分出半截来,微缩景观下的攻击日舰立刻浑身布满了各种横七竖八的线路,当右侧重巡舰和两艘战列舰的副炮一起开火时,交叉的线路节点上一瞬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
得亏他操作的屏幕够大!而智能战术系统的处理能力够强!日军炮弹飞行的出发短短十几秒钟里,各种模拟弹道彩色虚线就提前划向中间的“瀛洲号”,并随着快速的逼进不断的修正!
另一边,炮手同时共享修正过的弹道和数据,各种复杂到令人眼晕的瞬变数据疯狂的写入战舰中央处理单元内,而他所需要关心的,只是那些可能造成wēixié的红色亮点旁边,不断变化的击中概率!
蓦地!一个亮点骤然变为深红,同时刺耳的警告蜂鸣声响彻指挥中心,脆断有力的告警声提醒:“警告!一发155mm炮弹命中概率超过百分之五十!”
不等声音念完的,顺位的防御官面前完全不同的立体屏幕上,放大数倍的“瀛洲号”三维模型表面淡蓝色的力盾强度数据立即发出变化,他两手灵巧的在预测命中弹道切入部位上点下去,猛然往上一拉,那数据立即从原来的不足百分之十猛然蹿升至百分之四十!
一连串的反应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几个人的配合默契到毫无间隔的流畅程度,几乎就在他将力盾拉起来后不到两秒钟。在外面可肉眼可以看到,一道灿烂的蓝色光弧倏然闪烁着往某个部位集中,一发以513米每秒速度射来的155mm炮弹正中那直径不到五米的蓝色弧光中心部位,像是遇到了超级厚钢板似的触发引信,猛然炸开!
轰!一团耀眼的火光在距离战舰150米外的天空暴起,灿烂的光芒诡异的以发出点为中心。反向喷射开去,却没有一点能够射入对面的明亮蓝狐之后!
而厚厚的蓝狐光芒在爆炸瞬间骤然光亮十倍,密密麻麻的波纹一瞬间震荡千百万次的频率往四周绵延开去,仅仅持续了不到一秒钟就倏然消失无踪!
“瀛洲号”指挥中心内,防御官的屏幕上忠实的模拟出道道波纹,一串数据迅速更新,他随口念叨:“拦截准确度一百,动能估算超过百分之三十,爆炸能量估算超出百分之二十七。力盾下降指数百分之七十五,可修整程度百分之十一,相关数据获取收集成功!”
如果是换一个这时代的海军官兵进入这座CIC中心,且不说眼睛会晕,听到这些话也一定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斌却mǎnyì的点头:“不错不错!这次试航真是歪打正着了!原本以为获取小日本武器性能数据还得点儿时间呢,现在看来是把计划大大超前了!”
各国海军武器装备的性能数据,基本上都是保密的,除非过时不用的老式武器才会卖出去。最先进当行的武器装备,也就是急于重新武装的德国人才不吝啬直接往外卖。那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很qīngchu自己的建造能力和研究水平已经大大落伍,即便是泄露出去也没什么,反正一两年时间,就更新了!
可正当年的主力武器就不一样了,主炮性能,动力性能。防御能力,都是绝密,一旦泄露出去,很容易被计算出他们的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比如说,“大和号”的主炮口径如果不是被朱斌给泄露了。列强绝对不知道,光看口径都能令人提高警惕,关键是,同样能够推算出这么大口径,需要多么大的炮塔来运转承载,而那么大的炮塔,又需要多么大的舰体,同样的舰体和主炮口径,又该需要多么厚的装甲,总体算来,会有多么大的排水量,需要的各种武器配备导致需要多大的动力系统,体积计算完成后,可能的航速……。
毕竟,各种武器在列强而言都是发展了几十年的,综合数据都有,想要分析出来并不难。一旦被分析推算明白,那么针对性开发武器和战术,就成为必然!
偏偏对于现在的各国来说,彼此的主力武器都要保密以达成突然袭击成功率,换做是谁也不会在没有确定的优势之前暴露出去!
相应的,即便是在战斗中骤然遭遇,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想要综合数据也相当不容易,全世界,就没有人能跟朱斌似的,可以用超越时代的技术装备非常无耻的直接盗取对方的性能指标!
侦查反击系统的运行良好!实战不同于自家的实验,那数据是少得可怜的,唯有不断的参与实战,在获取对方武器性能的同时,确定最精确的反击手段,是丰富智能战术指挥系统数据库的不二法门!
一发炮弹显然是太少了!起码也得几千几万发炮弹,才能凑够优化防御的条件基数,这就需要朱斌必须呆在中间wèizhì,继续的冒险战斗!
智能处理单元的性能比起飞船主脑和瑟琳娜的分布式生化智能核心差老鼻子了,但也起码相当于朱斌在光明之城使用的那些几万晶体管单位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拼装出一台战舰这么大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在超越几百年的智能处理软件效率下,更新数据优化也就是毫秒级的事儿!
第一发炮弹爆炸的闪光还没削掉,雷达员、炮手和防御官面前图像上的数据就刷新了一遍,对于日军攻击数据的判定提升了零点几个百分点,看上去似乎不大,但这却是革命性的!
尤其是防御官那里,每一种炮弹。在不同的距离和角度上,带来的可能杀伤,包括动能、穿透能力和爆炸能量强度,都直接关系到防御力盾的强度输出,而在没有办法支撑起整个力盾的情况下,精确地区域力盾强度数据哪怕差零点一个百分点。换算成电力指数,都是巨大的差别!
直接从原始版飞船战术单元精简下来的防御系统里,第一个要求就是足够强大的核心能源输出,偏偏朱斌这里解决不了,舰船用的核反应堆发电量明显支撑不起来,仿造的力盾发生器性能比起飞船原版的也差老鼻子了,因此,集中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战舰上电池组总输出功率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在保证攻击、动力、侦查、运行等系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超出浪费,在能够阻挡住攻击武器破坏力的同时,尽量不做无用功。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无数次的实战中获取相关数据,模拟是做不到的。
“瀛洲号”,就背负着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未来舰队安全的重要任务!日本海军,则是其实战中获取数据的标靶!
可以说,他们是不可多得的免费陪练对象!一则是跟中国处于敌对状态。开战挑衅不用找借口,随时随地都可以搞。二则日本海军底蕴足够,当年世界第三不是开玩笑的!别看被朱斌干掉了几乎全部主力舰,人家还能新造不是?那新造的,才是应对的关键!
并且,日本海军的武器门类齐全,各种口径都有。而且性能和威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属于先进或者领先的,得到了他们的数据,基本上对列强也就有了基本参照,将来发生冲突的话,可以直接拿来用。而不用重新去研究和搜集。
这里有个至为重要的关键,就是只要彻底打败了日本,那么再起战争的话,列强不但会联手,而且一发动,就一定会全力以赴!
想想看,都不用说别人,光英国和美国全力发动的话,就能集中起来3040艘战列舰,不少于30艘的航母,两倍于此的巡洋舰,上千艘的驱逐舰,战斗机什么的,是以万来计算!
综合国力,工业生产能力,建造速度!这些东西,光是英美两国,就是朱斌拥有的几十倍!光有超出的科技能力是不保险的,没有规模会被生生堆死!
朱斌也qīngchu,这年头,列强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因为战争推动孵化,他们造出原子弹也就是几年的事情,更大口径更大吨位的战舰也是轻而易举,再落后的航母,以百艘为单位出现,战机以万架为单位出现,光凭他现在的装备数量穷于应付,会被生生拖垮的!
列强,可是能够动员起几千万部队的可怕力量!十万计的坦克和飞机一拥而上,三头六臂也是无可奈何的!
精打细算,对于太空垃圾佬朱斌来说是习惯性的行为,却歪打正着的正符合当下的军事武备要求。
空爆的155mm炮弹没有建功,但爆炸闪光却又一次照亮了“瀛洲号”的身影,三艘战舰好似打了鸡血似的,一边招呼其他的战舰掉头围攻,同时精确射击诸元,把第二轮炮弹砸了过来!
这一次,首轮准备的主炮炮弹已经打出!两舰六座十八门400mm以上口径的大炮齐射什么概念,那真是惊天动地!
一家伙就超过20吨的钢铁和三四百公斤的炸药呼啸而来,虽然散布大的令人发指,但密度大了,终究能保证命中率!
“瀛洲号”指挥中心又一次想起红色警报,却是一枚被判定会近失的410mm穿甲弹从侧后方呼啸而来,目标艉部!
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发展,日军的410mm主炮早已经不是早期“长门号”刚开工时候的模样,无论是炮管寿命、射击精度都有了一定的提升,tèbié是“纪伊级”的建造时,总体性能提高在他们看来是明显的,散布半径缩小到了300米以内,对于身长接近三百米的战舰来说,这非常危险!
浑圆的尖头穿甲弹以智能单元判断“慢吞吞”的姿态缓慢的旋转逼进,距离18公里下的一次齐射能达到这样的精度,可算是非常惊人了!
防御官明显被数据刺激的眼睛一亮,点在屏幕上的指头力度也加大了不少,猛然往上一拉,将输出功率提升到百分之六十二这是目前“瀛洲号”可以抗住的,自家制造的50倍径420mm主炮的破坏数据标准,相信日军的炮弹,应该还达不到,但保险起见,只能高不能低!否则在这个距离上挨上一炮,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战舰外部150米外,湛蓝弧光的亮度骤然提升两倍,直径从上次的十米提升到十五米,看上去犹如实质的一块凸透镜!
那发被判定命中率超过百分之七十一的410mm炮弹打在左偏大约五米的地方,风帽弹开,弹头微微一滚,猛地陷进蓝色弧光中大约一米多深,居然没有立即爆炸,而是继续往前猛冲,在粘稠如超级胶水的力盾中顽强的逼近了十几米后,终于轰然炸响!(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